腦膜炎

 

腦膜炎是包裹大腦和脊髓的薄膜發生急性炎症,由於細菌或病毒所引起。腦膜炎可導致失聰,癲癇,學習能力有問題,並在某些情況下可導致腦損傷和死亡。腦膜炎在大學校園中爆發是很常見的,特別是一種稱為腦膜炎球菌性腦膜炎。腦膜炎通常通過唾液 (例如與某人共享飲料,親吻或咳嗽) 和與患者有密切接觸而傳播。

 

腦膜炎有甚麽症狀?
一些最常見的症狀包括:

  • 發燒
  • 頭痛
  • 頸部僵直
  • 噁心
  • 嘔吐
  • 對光敏感

 

如果您認為您自己患上了腦膜炎或曾與染上腦膜炎的人有過密切接觸, 請立即聯絡您的醫生。診斷得越早, 您身體受永久性損害的機會就越低。

 

如何治療腦膜炎?
細菌性腦膜炎 – 服用抗生素
病毒性腦膜炎 – 多休息,多喝流質,和服用止痛藥物

 

腦膜炎可以預防嗎?
以下是一些降低患上腦膜炎機會的方法:

  • 接種疫苗。兒童應該在 11-12 歲之間注射第一支预防针,在 16 歲時注射第二支预防针。雖然接種疫苗不能百份百保證不會患上腦膜炎,但它確實能降低患上腦膜炎的風險。
  • 避免與腦膜炎患者有太密切的接觸。
  • 經常洗手,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

 

有關腦膜炎的資料:
全國腦膜炎協會 (National Meningitis Association)
http://www.nmaus.org/

 

 

華人社區健康資源中心編譯, 2017-2020 年版權所有


 

如果您想要這篇健康文章的副本,請點擊您喜歡的語言的文件檔案按鈕。要查看檔案格式的文件,您需要 Adobe Acrobat,您可以在此處下載。

 

雙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