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用中藥、慎防意外

 

傳統中藥長久以來被採用作預防及治療疾病之用,可是,其存在的毒性卻往往被忽略。由於中藥被認為是成份天然,服用者以為它不會對身體造成任何傷害﹔然而, 因誤服冒牌、污染或夾雜其他成份的中藥引致中毒的個案不知凡幾,有些更對生命構成威脅。

 

由於目前政府尚沒有對中藥成分的鑑定或其安全使用定下法例,所以增加了服食中藥的危險性。但現今對中藥的功效或安全使用已逐漸開始有所研究。

 

若您選擇服用中藥,請注意以下幾點﹕

  1. 認識不同形式的中藥: 例如藥丸、膠囊藥丸、藥粉、藥膏、藥湯、藥茶及藥酒等。這些藥物可能會含有不同的有毒污染物如水銀、鉛、砒霜等。某些中藥更可能混有西方藥物或夾雜其他巳經被「食品及藥物管理局」禁用的藥物成份,並會對健康造成損害(如肝/腎衰竭)或導致死亡。
  2. 認識中藥中毒的徵狀: 例如噁心、嘔吐、腹瀉、頭暈、視力模糊、昏厥、痳痺、虛弱或產生幻覺等。如果使用中藥後出現上述任何徵狀,應該立刻停止使用該種藥物並即時看醫生診治。
  3. 查看藥品的成份表以確定是否會對該藥品產生過敏反應。某些中藥可能含有糖份、酒精或其他物質而不適用於某些病症的患者、例如糖尿病病人。
  4. 切勿嘗試自行處方中藥。不適當的藥物份量不但對身體有害,有時甚至會引起生命危險。應請教有中醫牌照及經驗的中醫師。
  5. 避免同時服用中藥和西方藥物,因服用該兩種不同藥物可能會產生不良的化學作用: 應該讓醫生知道您同時間在服用那些藥物。

 

雖然中藥己有數千年安全使用的歷史,但它們並非絕對無害。因此,在還未詳細研究到使用中藥的安全守則及其功效之前; 採用中藥時,必須特別小心。

 

 

華人社區健康資源中心編譯, 1994-2020 年版權所有


 

如果您想要這篇健康文章的副本,請點擊您喜歡的語言的文件檔案按鈕。要查看檔案格式的文件,您需要 Adobe Acrobat,您可以在此處下載。

 

雙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