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道炎

 

在正常情況下,所有育齡婦女的陰道會分泌少量透明、乳白色、無味及不引起痕癢的分泌物。這些分泌物起著維持陰道酸鹼環境的作用,以防止病菌的滋生。但當陰道內正常的酸鹼度失去平衡,變得鹼性較重時,可助長細菌生長而引起發炎。陰道炎是由不同的細菌或霉菌引起。通常最普遍的兩種陰道炎是細菌性陰道炎及念珠菌陰道炎。雖然陰道炎常見於育齡婦女,但有很多更年期後的婦女也有患陰道炎的可能。此種情況是由於更年期後體內雌性激素荷爾蒙分泌減少,陰道粘膜變薄,所以容易患上陰道炎。

 

成因
影響陰道酸鹼平衡的因素包括以下幾點:

  • 因壓力,不良飲食或睡眠不足造成抵抗力減弱
  • 懷孕期或更年期荷爾蒙變化
  • 服食避孕丸、激素或消炎藥
  • 穿著不透氣衣褲容易引起細菌滋生
  • 不良衛生習慣
  • 糖尿病
  • 與多個性伴侶進行無保護措施的性行為

 

徵狀

  • 陰道有不正常分泌及異味
  • 陰唇紅腫
  • 陰道痕癢及有燒灼感
  • 性交時陰道疼痛

 

診斷
診斷陰道炎的方法包括骨盆檢查,抽取陰道分泌物樣本在顯微鏡下檢驗或作分泌物培植化驗。

 

治療
治療陰道炎,醫生通常會採用消炎劑或藥膏,有時也會用處方口服劑。目前治療念珠菌陰道炎,有好幾種藥物不需醫生處方也可在藥房自行購買。但是,第一次患念珠菌陰道炎的婦女,不應自己亂用藥而應該找婦科醫生檢查,以鑒別此種炎症是否與其他疾病有關。孕婦尤其不宜自己使用非處方藥物。

 

預防
遵從以下的預防方法以避免陰道發炎:

  • 飲食健康,睡眠充足,減輕壓力。
  • 定時淋浴或洗澡。用肥皂將陰道部位清洗乾淨,並用乾淨毛巾抹乾。
  • 保持陰道部位乾爽、清潔。
  • 避免穿著過緊牛仔褲及褲襪。
  • 便後揩抹應從前到後。
  • 勤換衛生巾以及避免使用有香味的衛生巾。
  • 如體重過重則應減肥。
  • 控制糖尿病。
  • 在性交時戴上避孕套。

 

陰道炎如診治得不正確,可能會復發。另外無性生活的女孩或婦女也會得陰道炎,患者需接受治療。

 

如您有任何疑問或顧慮,請與您的家庭醫生或婦科醫生聯繫。

 

 

華人社區健康資源中心編譯, 1999-2020 年版權所有


 

如果您想要這篇健康文章的副本,請點擊您喜歡的語言的文件檔案按鈕。要查看檔案格式的文件,您需要 Adobe Acrobat,您可以在此處下載。

 

雙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