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文章

 

糖尿病是一種身體不能正常吸收食物中的糖和澱粉質 (碳水化合物) 的狀況。澱粉質的食物被消化後分解成葡萄糖。人體利用它為能源。進食後,血液內糖份增高,胰臟便會分泌一種激素稱胰島素。它的功能是貯藏和應用血液中的糖份。糖尿病患者不能產生足夠的胰島素或細胞對胰島素失去反應。因此糖份便會在患者的血液和組織積聚起來,引起“血糖過高症”。當血糖過高時,尿液中便會出現糖份。

 

如何診斷糖尿病
糖尿病可以透過血糖檢測來診斷。空腹血糖值 (至少 8 小時禁食) 如下:

  • 低於 100 mg/dL 為正常
  • 100-125 mg/dL 表示糖尿病前期
  • 兩次單獨檢測均確認血糖為 126mg/dL 或更高,則表示患有糖尿病

 

另一項檢查是血糖血紅素 (A1C) 測試,它可以顯示您過去 2 至 3 個月的平均血糖值。

  • A1C 指數為 6.5% 或更高表示患有糖尿病
  • A1C 指數為 5.7% – 6.4% = 糖尿病前期
  • 此項檢查無需空腹

 

糖尿病的癥狀
糖尿病的癥狀因人而異。有些患者也可能沒有任何癥狀。最普遍的癥狀包括:

  • 體重下降
  • 容易疲倦
  • 常感口渴
  • 食慾增加
  • 頻尿及尿量增加
  • 傷口痊癒緩慢
  • 視力減低
  • 皮膚發癢
  • 足部感到刺痛或麻木

 

罹患糖尿病的因素

  • 家族史
  • 缺乏運動
  • 肥胖
  • 高血壓
  • 孕期糖尿
  • 高血脂及高膽固醇
  • 非洲裔,美國印第安人,西班牙裔,亞裔及太平洋島國人仕
  • 年齡 (通常 45 歲或以上人士容易患此症)

 

糖尿病的種類
第一型糖尿病:
第一型糖尿病患者通常發病於童年或青年期間。因患者胰臟所產生的胰島素極少,或完全缺乏,所以必須注射胰島素以補不足。控制第一型糖尿病包括每日注射胰島素,遵照控制糖尿病飲食的原則以改善飲食習慣和定時運動。

 

第二型糖尿病:
第二型糖尿病患者是因胰臟分泌少量胰島素或細胞對胰島素產生抗拒作用。二型糖尿病是一種最為普遍的糖尿病,任何人都有可能患上。控制這型糖尿病的方法包括改善飲食習慣,定時運動和使用藥物。如患者過胖,應控制體重。

 

第三型糖尿病亦稱懷孕期糖尿病:
這類糖尿病患於妊娠期間,而病症通常會在產後消失。但有些患者也可能會在老年時患上第二型糖尿病。患者需改善飲食習慣,定時運動和使用藥物來控制。

 

控制糖尿病的方法:
1. 遵照下列控制糖尿病飲食的原則去改善飲食習慣﹕

  • 定時進食正餐和小吃。如需注射胰島素,定時進食更為重要。
  • 減少飲用糖份高的食物如糖果、甜品和甜飲料。
  • 按定量吃澱粉質類的食物和水果。
  • 減少高飽和脂肪和膽固醇的食物。
  • 選擇高纖維質的食物。

 

2. 與醫生合作,接受適當的藥物治療。

 

3. 定時運動: 運動不但可以加強心臟的功能、消耗脂肪亦可降低血糖,因而可減低藥物的份量或需要。

 

4. 保持適當的體重。

 

5. 定期檢查身體和驗血並用血糖檢驗器自我檢驗血糖。

 

6. 減少喝酒。避免空腹喝酒,以免引起低血糖反應。

 

7. 避免吸煙。煙內的化學物質會破壞血液循環,使患者的病情更趨嚴重。

 

低血糖症
低血糖症即當體內的血糖過低 (一般在 70 mg/dl 以下)。癥狀包括﹕身體發抖,出汗、饑餓、疲倦、頭暈、動作失調等。引致低血糖症是於﹕

  • 服用過量的藥物
  • 不定時的進食或進食不足
  • 喝酒過量
  • 運動過多

 

當這些警告訊號來臨,患者應立刻飲用一些含易吸收的糖類,如 3-4 片葡萄糖片 (可在藥房購買到)、四安士果汁、甜飲和糖果等。待體力改善宜進食適量食物。遇低血糖而未能及時補給糖份,患者可能會很快陷入昏迷狀態。

 

糖尿病患者應隨時備帶一些葡萄糖片或糖果,以備急需之用。

 

未能控制糖尿病所引起之併發症
1. 糖尿病性昏迷或酮酸中毒
這病情是由於身體缺乏胰島素,以致血液內的酮酸成份積聚引起。酮酸其實是身體分解脂肪時產生的一種物質,若體內積存過多,將引起昏迷甚或死亡。酮酸中毒的癥狀包括噁心,嘔吐,胃部抽搐,經常口渴,呼吸時很費力及呼氣帶果酸味等

 

2. 感染
糖尿病患者比較容易受到口腔、排尿系統、陰道、腳部及皮膚感染。

 

3. 糖尿病性神經系統疾病
神經系統受損會引發一連串不同的病狀。例如失去性功能、四肢刺痛或失去知覺、肌肉衰弱、腸胃功能失調等。

 

4. 循環系統及心臟血管併發症
糖尿病患者較容易出現血管硬化,因而增加患上心臟病及中風的機會。除此,血液循環功能減退亦會令腳部肌肉壞死,並可能需要動手術把壞死部份除切。

 

5. 糖尿病性視網膜病
糖尿病會導致眼部血管脆弱、受損,使視力模糊甚至永久失明。

 

6. 腎衰竭
由於糖尿病患者的血液積存過多糖份,致令腎臟內的微細血管受到破壞;時間越久,腎臟功能亦會因而受損。

 

糖尿病患者的足部護理
由於血液循環受損和神經損傷導致血流量減少以及對疼痛和不適的敏感性增加,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出現足部問題。因此,適當的護理足部對減輕這種情況極有幫助。

  • 每天用溫水和溫和的肥皂洗腳
  • 輕輕擦乾,尤其是腳趾間
  • 在乾燥的皮膚上塗抹潤膚乳 (但不要塗抹在腳趾間)
  • 修剪腳趾甲時要橫剪
  • 切勿自行修剪雞眼或老繭
  • 穿合腳的鞋子和襪子
  • 避免赤腳行走
  • 請勿在腳上使用加熱墊或熱水袋
  • 若發現割傷、潰瘍或感染,請就醫

 

糖尿病前期:
糖尿病前期是指您的血糖值高於正常水平,但尚未達到確診糖尿病的程度。這是一種嚴重的健康狀況,也是您可能患有第 2 型糖尿病、心臟病或中風的警告信號。

 

診斷 (參考範圍)
如果您有以下任何情況,則可能被診斷為糖尿病前期:

  • 空腹血糖: 100-125 mg/dL
  • 血糖血紅素: 5.7% – 6.4%
  • 口服葡萄糖耐受性測試 (2 小時): 140-199 mg/dL

 

症狀
大多數糖尿病前期患者沒有症狀,因此很多人並不知道自己有糖尿病。因此,定期篩檢至關重要,尤其適用於以下情況:

  • 45 歲或以上
  • 超重或缺乏運動
  • 有糖尿病家族史
  • 曾患有妊娠糖尿病 (妊娠期間患有糖尿病)

 

管理:如何逆轉
好消息是,糖尿病前期可以透過簡單的生活方式改變來逆轉:

  • 減重 (減掉體重的 5-7% 即可帶來顯著改善)
  • 健康飲食: 選擇全穀類、蔬菜、瘦肉蛋白質和膳食纖維
  • 保持活躍: 爭取每週進行 150 分鐘中等強度的活動 (例如快走)
  • 確保充足的睡眠並控制壓力

 

 

華人社區健康資源中心編譯, 1994-2025 年版權所有


 

如果您想要這篇健康文章的副本,請點擊您喜歡的語言的文件檔案按鈕。要查看檔案格式的文件,您需要 Adobe Acrobat,您可以在此處下載。

 

雙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