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躁症

 

什麼是腸躁症 (IBS)?
腸躁症不是疾病,而是一種伴隨著腹部不適或疼痛,又或大便習慣有所改變的長期性身體異常狀態。與炎症性腸病不同之處,此病症不會對大腸造成永久性的傷害,也不會增加患大腸癌的風險。腸躁症在 45 歲以下的婦女中更常見。

 

什麼原因導致腸躁症?
導致腸躁症的確實原因尚未清楚,但一般認為是由多種因素造成的:

 

身體問題:

  • 大腦和腸道之間的信號發生問題
  • 食物經過消化系統時有問題
  • 胃或腸感染
  • 小腸細菌過度生長
  • 激素水平或身體傳送神經信號的化學物質有變化
  • 對疼痛的敏感性增加

 

心理:壓力,抑鬱,焦慮,恐慌症等

 

遺傳:腸躁症家族史

 

食物:身體對某種食物產生過敏或格外敏感導致

 

腸躁症有什麼症狀?
症狀可能因人而異。症狀通常在飯後不久就出現。

  • 腹部痙攣和腹痛 (排便後可緩解)
  • 腹脹和有氣體
  • 便秘或腹瀉
  • 強烈的排便感覺
  • 糞便中帶粘液

 

建議您記錄您的症狀,以便與醫生討論。如果您有更嚴重的症狀,如體重下降,直腸出血或持續腹痛,請立即見醫生。

 

如何診斷腸躁症?
根據您的症狀,您的醫生可能會詢問您的病史及家庭病史,進行身體檢查,並進行一些檢查以找出症狀的原因。這些檢查包括:

  • 軟式乙狀結腸鏡檢查或大腸鏡檢查: 醫生使用一條柔軟幼細,末端附帶一個微小鏡頭的管子來檢查直腸,大腸下部或整條大腸。
  • 下腸道檢查: 用鋇 (一種白色液體) 灌滿大腸, 然後進行大腸X光檢查。
  • 血液檢查: 檢查是否有貧血症或其他疾病如腹腔疾病。
  • 糞便檢查: 檢查消化系統是否存在某些細菌或寄生蟲。

 

腸躁症的併發症

  • 痔瘡 – 由於經常性的腹瀉和便秘
  • 營養不良 – 由於長期不能進食多類食物

 

腸躁症的治療方法
腸躁症是無法治愈的, 但有方法控制其症狀:

  • 進食不同種類的食物並多喝水份。
  • 少吃多餐,每天吃 5 或 6 小餐。
  • 在您的飲食中多加纖維 (應逐漸增加纖維攝入量,以防止腹脹和過多的氣體)
    – 可溶性纖維有助於腹瀉和便秘。它能吸收水份,使糞便更柔軟,更容易排出。可溶性纖維高的食品包括燕麥麩 (oat bran), 蘋果,薏意米,豆類和柑橘類水果。洋車前草 (psyllium),一種天然植物纖維補充劑,主要含有可溶性纖維。
    – 不溶性纖維增加大便量, 使大便迅速地通過消化系統, 減輕便秘問題。如全麥麵包,堅果,種子,麥麩 (wheat bran) 等。許多蔬菜和水果中都含不溶性纖維。
  • 避免進食使您症狀更嚴重的食物,如高脂肪的食物,酒精,咖啡,椰菜,豆類,乳製品等。
  • 處理壓力:症狀可能因壓力而惡化。嘗試定期運動,足夠的睡眠,放鬆或冥想,與家人,朋友或輔導員談談,如果您感到有壓力的時候。
  • 藥物治療:根據您的症狀,您的醫生可能給您開藥物如鎮靜劑,抗抑鬱藥,抗生素,益生菌或纖維補充劑,抗腹瀉藥或其他藥物以緩解症狀。

 

有關腸躁症的更多信息:
https://familydoctor.org/condition/irritable-bowel-syndrome-ibs/
https://www.niddk.nih.gov/health-information/digestive-diseases/irritable-bowel-syndrome

 

 

華人社區健康資源中心編譯, 1998-2020 年版權所有


 

如果您想要這篇健康文章的副本,請點擊您喜歡的語言的文件檔案按鈕。要查看檔案格式的文件,您需要 Adobe Acrobat,您可以在此處下載。

 

雙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