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灼痛,胃食道逆流與消化性潰瘍
消化過程
消化過程始於口。食物經咀嚼後,混和於唾液中,通過食道進咽入胃內。胃裡的食物與胃細胞所產生的胃酸一起作用,分解成為粥狀的食糜而進入小腸被消化吸收。由此而完成整個消化程序。未被消化的食物、水及食糜殘渣均經由大腸排出體外。
最常見的二種消化系統疾病是胃灼痛,或稱胃食道逆流及胃十二指腸潰瘍。
值得提醒注意的是,胃功能疾病所表現的症狀,有時與心臟病發作很相似的地方。所以,如有此類不適,最好首先諮詢您醫生以免延誤治療。
胃灼痛或胃食道逆流
胃灼痛的原因是食道與胃相連處的肌肉 (又稱括約肌) 鬆弛及功能失常,以致胃酸向食道反流。胃酸是由胃部正常產生。食道受胃酸剌激而造成損傷,引發食道發炎。
發病因素
- 飯後躺臥
- 暴飲暴吃
- 某些藥物
- 肥胖症
- 懷孕
- 從口腔吞入氣體
- 高脂肪食物
- 辛辣食物
- 過量飲用含二氧化碳的飲料 (如汽水,蘇打水等)
症狀表現
最普遍的症狀表現為胸骨以下部位感覺灼痛,餐後躺臥疼痛會加劇。有時口中也會有吐酸的感覺。
診斷方法
診斷胃灼痛及胃食道逆流有多種方法。您的醫生會根據你的症狀作出診斷並開始初步治療。如果你的症狀經過數個月後的治療還沒有消失,你可能需要做X光照射或胃鏡透視 (用一根帶有内窺鏡的軟管檢查胃與食道)。
治療方法
服用中和胃酸的藥物以緩解胃痛,如: 制酸藥水。或用藥物減低胃酸的分泌,增強食道括約肌的功能。有些藥物需要醫生處方。
預防措施
- 如過胖症則應減磅
- 吸煙者應停止吸煙,因為香煙中的
- 尼古丁會減弱食道括約肌的功能。
- 小吃多餐。
- 避免食用削弱括約肌功能的食物,如: 油膩食品、西紅柿制品 (如番茄)、西柚、橙、咖啡、巧克力、含二氧化碳的飲料 (如汽水,蘇打水等)、酒精及不含咖啡因的咖啡。
- 勿食用產生胃脹氣的食物,如: 洋蔥、蒜、椰菜、酉蘭花、乾豆類、麥麩 (bran) 等。
- 勿穿過緊的衣帶及衣服
- 飯後至少待三小時後才睡臥。
- 睡臥時床頭方向最好稍傾高,以使頭與肩高出肢幹。
消化性潰瘍
消化性潰瘍通常是指發生於胃與十二指腸的潰瘍。它是由於胃黏膜及小腸上端的組織受到損害而引起的胃部疼痛。任何人不論男女老少,均有可能罹患潰瘍病。與一般理解恰恰相反,胃潰瘍與精神壓力或飲食習慣無關。起因是由於胃部分泌過多的胃酸或由於胃部有一種稱爲幽門螺旋菌 (helicobacter pylori) 的細菌存在。
發病因素
- 吸煙
- 長期服用阿司匹靈或非激素類消炎藥
- 細菌感染 (幽門螺旋菌)
- 胃酸分泌過多
- 胃黏膜對消化的抵抗力減弱
- 遺傳因素
症狀表現
通常胃潰瘍病人會感覺到中上腹部有燒灼痛或剌痛,但有些患者則不感覺有疼痛。疼痛與不適一般發生在二餐之間或於半夜發作。疼痛可持續數分鐘或數小時。進餐或服食制酸劑可暫時緩解疼痛,嚴重的潰瘍出血,患者會有吐血或便血的現象。這些症狀是非常嚴重的問題,應該馬上到急症室求診。
診斷方法
- 鋇餐透視: 病人口服一杯含鋇的液體,醫生能通過X光顯影查出潰瘍的位置。
- 胃鏡檢查: 醫生將一根軟纖維管插入病人口中,此帶有鏡子的纖維管可伸延至胃裡面,醫生可在顯微鏡下窺探胃裡的組織。
- 血液檢驗: 檢查是否有幽門螺旋菌抗體。陽性反應即表示曾感染此類細菌。
治療方法
現今有如下的治療方法:
- 服用緩解疼痛和促使潰瘍愈合的藥物,如: 中和胃酸、抑制胃酸分泌或促進潰瘍愈合的藥物。
- 使用抗生素治療幽門螺旋菌。
- 避免吸煙,因為吸煙會加強胃酸分泌及延緩潰瘍愈合。
- 節制進食引起胃酸分泌過多的飲料,如:
• 咖啡 (普通的或不含咖啡因的)
• 大量的牛奶
• 和酒精 - 由於目前藥物治療對消化性潰瘍卓有成效,所以幾乎不會考慮使用手術方法。
在治療過程中,讓醫生知道你正在服用何種藥物是非常重要的, 因爲有些藥物,尤其是那些用來治療輕度疼痛的藥物,亦即非激素類消炎藥 (NSAIDS),例如亞斯匹靈,Advil, Motrin, Excedrin 等對胃粘膜有刺激的作用。
預防措施
- 如果您有消化性潰瘍,吸煙會使症狀加劇。
- 勿空腹服食亞斯匹靈或非激素類消炎藥。
如您有以上所述症狀,請諮詢您的醫生。
華人社區健康資源中心編譯, 1995-2020 年版權所有
如果您想要這篇健康文章的副本,請點擊您喜歡的語言的文件檔案按鈕。要查看檔案格式的文件,您需要 Adobe Acrobat,您可以在此處下載。
雙語: